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神秘隽永的江永女书,到巧夺天工的湘绣;从悠扬婉转的常德丝弦,到热情奔放的瑶族长鼓舞,每一件非遗瑰宝都承载着湖湘大地的历史记忆与匠心传承。
8月6日至8日,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如约进入湖南活动周期间,围绕“锦绣潇湘 和合共生”主题,湖南向世界展示了“文脉千年 匠心永续”的魅力与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湖南永州的女书传承人李雪梅携其创作的雪梅女书文创国瓷茶具惊艳亮相。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于此次登上世博舞台,向世界展示了这一神秘文字的独特魅力。
现场,李雪梅书写了《湖南赋》女书作品和专为日本观众设计的文创产品,成为一幕湖南非遗“走出去”的生动范例。
千年女书登上世博舞台
在世博会湖南馆的展台上,精美的女书文创国瓷茶具吸引着各国参观者的目光。洁白的瓷面上,镌刻着如柳叶般纤细优美的文字——这是来自湖南永州的江永女书,世界上唯一专属于女性的文字。
“能带着女书来到世博会,是我作为传承人最自豪的时刻。”李雪梅难掩内心激动。她特意为此次世博会创作了两幅作品:用女书书写的《湖南赋》和《大唐中兴颂》,前者展现湖湘文化底蕴,后者彰显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从深山走向世界的非遗奇迹
女书的“出山”之路,本身就是一段传奇。这种发源于永州江永县的奇特文字,曾只在女性之间秘密流传,用于记录婚姻家庭、女红技艺等内容。
2006年,女书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作为女书文化的重要传承人,李雪梅的创作轨迹见证了这项非遗的现代化转型。她创新地将女书与陶瓷、丝绸等传统工艺结合,开发出茶具、服饰、文具等系列文创产品。
“每件作品都是会说话的文化使者。”李雪梅介绍,她的女书作品已销往二十多个国家,有位法国收藏家专门定制了女书家谱。
在世博会现场,李雪梅的互动展台围满观众。她现场演示女书书写,讲解每个字符背后的女性故事。当得知女书“福”字由“女”和“示”组成,寓意女性展现美好时,来自外国的观众连连点头:“这比简单的文字翻译更有感染力。”
非遗活在美好的未来
“参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李雪梅表示,此次世博会收获远超预期。她以某文化机构的合作邀请,计划开发融合两国元素的女书折扇系列。
这种跨界创新正是湖南非遗传承的缩影。
近年来,湖南省通过“非遗+”模式,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接轨。正如湖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所说:“非遗要活起来,既要守正创新,更要开放共享。”
女书,这把穿越千年的文化钥匙,正在开启更多文明对话的可能。
从湘南深山到世博舞台,女书的旅程诠释了非遗保护的当代意义。李雪梅和她的文创团队用创新表达让古老文字焕发新生,也为湖南非遗“走出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当世界通过女书这扇窗口,看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或许正是非遗保护最动人的风景。
(记者 汪兆基)
李雪梅老师简介:
李雪梅,自幼酷爱书画和女书,深耕30余年,手绘女书茶具2万余个,女书文创茶具入选中非博览会和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员、中国青年美协理事、中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省女书协副主席、湖南省非遗促进会副会长、湖南省女红协会副会长、湖南省湘江书画院副院长、浯溪书画研究院院长,长沙市民间手工女艺人协会副会长、作品获评艺木名家、湖南省优秀新阶层人士和市政协扶贫行动先进个人称号,出版作品集和成功举办个展、两项吉尼斯纪录获得者,誉为"中国女书艺术创作第一人"。其艺术成就被央视国学频道专题报道和国家文博单位列入名家收藏。
来源:商报客户端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