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复兴颂祖国
中华名人在线 2025-09-09 00:59:24 作者:zhhmrzx 来源:

神州复兴颂祖国

七溪山人

引言:

      众所周知,当人们聆听伟人1954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用浓郁的“湘音”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至今,当人们看到原貌,听到他那铿锵有力地原话时,仍然能够让人感到热血沸腾,为之心情激荡。

      现如今,我们的祖国走上了新时代。

     “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示充满真理力量,为人们增添信心和希望。

      2025年,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政府乘时代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

      世界瞩目铭历史,大国担当瞻未来。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场外。(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一、大国担当。

      以史为鉴,就要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回眸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是今年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两场活动接续举行,世界瞩目中国。

      据报道,从8月30日到9月4日,从天津到北京,习近平主席出席一系列重要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并同31位外方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会见,提出强化历史认知的中国视角,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以史为鉴、以和为贵”,这一主题贯穿始终。

      在30多场双边会见中,第一场是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习主席开宗明义,“历史启示我们,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难题的正确答案。”

      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习主席说,我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就是要会同所有志同道合国家,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站在重要历史节点,上合天津峰会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成为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

     习主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勇担大义、笃行大道,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类。

     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连同此前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方案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持续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一以贯之的天下情怀和大国担当

      上合峰会、双边会见等场合,多国领导人高度评价、积极支持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全球治理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基于对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分析提出的又一个重大倡议,其中奉行主权平等、倡导以人为本等理念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

      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铭记历史。

(一)守望相助。

      守望相助,全世界正义力量坚不可摧。

      得道者多助。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战斗,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

      这是跨越时空的合作力量。难忘联袂呈现的《黄河》大气磅礴,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还有激荡心弦的永恒旋律。人们忘不了共同唱响的艰难岁月,《为了胜利》《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喀秋莎》《啊,朋友再见》……这些具有典型性的中外经典歌曲,共同致敬在烽火硝烟中凝结成的伟大友谊。

      回眸八十多年前,美国“飞虎队”跨越山海同中国军民并肩作战,2000多名队员牺牲在东方土地上。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他们不远万里来华救死扶伤,法国医生贝熙叶把宝贵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美国“飞虎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中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

      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场合讲述中外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相互支援、并肩战斗的故事,深刻诠释着“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

     “ 飞虎队精神的内核是合作,昔日我们为战争携手,今日应为和平同心。”美国“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外孙女嘉兰惠说,过去20多年自己多次来华,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

      据报道,贝熙叶之子贝石涛参加了招待会。他激动地说,在追溯父辈历史的过程中,自己深受鼓舞,希望从烽火记忆中汲取力量,向年轻一代传递和平与正义的信念。

      “这是一场彰显和平、正义和友谊的盛大纪念,表明中国不会忘记那些在困难时期支持过自己的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说,为了捍卫和平,国际社会必须谴责任何否认侵略罪行、歪曲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企图。

      令人关注的是,北约唯一参加93阅兵的领导人说了一句让欧盟各国汗颜的话。在众多来宾中,今年九三阅兵有个特别的现象,有一位欧洲领导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作为唯一一位出席的欧盟和北约成员国领导人,他的到来不仅具有标志性意义,更向欧洲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而菲佐在出发中国前,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表示,他尊重所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付出的牺牲,他此次将在北京向中国人民表达敬意。

      同时,他把此行的理由讲得很清楚,因为中国和苏联在二战中承受了最大的牺牲。我拒绝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也拒绝歪曲历史。

      他这一番话,无疑是让欧盟各国汗颜,因为这不仅表明了菲佐的历史立场。更是对欧盟其他国家的缺席,提出了无声的批评。

      今天的世界依然很不安宁,单边主义、霸权霸道和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社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守护世界和平?如何推动共同发展?世界将目光投向东方。

(二)血肉忠魂。

       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

      从历史的深处汲取力量,让和平的阳光照耀未来。

      9月3日中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峥嵘岁月,展望光明未来。

      宴会厅内,灯光璀璨,大家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

      回眸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习近平在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80年后的今天,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国际和平事业依然任重道远,时代呼唤新的使命和担当。

      “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习近平主席的庄严宣示充满真理力量,为人们增添信心和希望。

      招待会来宾中,有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等众多国家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有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

      这历史性的一幕,彰显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及其世界意义的由衷敬意,表达了对中国举办纪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传递着共创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美好未来的真诚心愿。

      “对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习近平主席真诚温暖的讲话,赢得热烈的掌声。

      掌声,礼赞伟大胜利;掌声,致敬不朽功勋。

      保家卫国,中华儿女以血肉筑成钢铁长城。

      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天上午,我们举行盛大阅兵仪式,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为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招待会上,抗日女英雄李林的侄女李舟玲难掩激动:“姑姑24年的短暂人生如同一束光芒,激励后人不懈奋斗。我们要传承好伟大抗战精神,让守护和平的力量薪火相传。”

      200余次重要战役,近20万次大小战斗,超过3500万人伤亡……如磐黑暗中,在中国共产 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广大海外侨胞为国倾资纾难,赢得了来之不易的和平。

      “抗战艰难岁月,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祖父号召毅然回国,不惜用生命打通一条‘不沉的补给线’。”爱国侨领陈嘉庚之孙、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校董陈立人说,“我们深知华侨华人的命运始终与祖(籍)国紧密相连。”

      “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民族危亡时刻,这首歌曾在海内外广为传唱,感召同仇敌忾的民族之心。

      今天,当天籁般的声音,再次唱响这熟悉的旋律,向全世界展现着永不磨灭、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心灵受到震撼。

      因为写作《走读谭嗣同》,心中对这位以救国图强为目的,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最卓越的代表,十分崇敬。谭嗣同作为旧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为国流血的第一烈士”,其照片就悬挂在《湖南人民英雄纪念陈列》室内。

      浏阳,作为他的家乡,建有《谭嗣同烈士祠》。1913年,时任司法总长的梁启超,题写的“民国先觉”匾,悬于谭烈士祠,称他是“戊戌政变第一完人”。他是在“十月革命”还没有炮响之前,产生在黑暗中的明灯。青年时期的毛 泽东,因杨昌济先生特别看重谭嗣同的《仁学》,当时在学生中形成了研学“独立奋斗,发动心力”的风气。毛 泽东等尤为用功,他们的日记和笔记中,常常有“谭浏阳英灵充塞于宇宙之间,不复可以死灭”一类的议论。他对后世的影响,由此可以管窥一斑。

      9月7日在长沙,当笔者走近烈士公园,看到“抗战中的湖南人”宣传板块,禁不住采撷资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七七”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在国家危亡之际,中国共产 党凝聚一切抗日力量,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湖南抗战,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湘籍共产 党员义无反顾地投身全国抗日战场,领导军民抵抗日寇,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 党携手中国国民党,掀起湖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湖南成为全国抗日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场,在这里与日军进行了6次会战,占全国正面战场22次大会战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共毙伤日军20余万人。

      惹人关注的湖湘儿女,敢于担当。

      特别是面对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之时,潇湘大地英豪辈出。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湘籍共产 党人更是前仆后继,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

      毛 泽东以《论持久战》奠定战略基石;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坚定抗战信心;贺龙、罗荣桓分别创建晋绥和晋西南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粟裕、萧劲光等率部南征北战;谭政、许光达等培养大批军致人才;左权、袁国平作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以生命践行誓言。

      他们或运筹帷幄,或冲锋陷阵,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执着信念,铸就了抗战胜利的钢铁长城。

      日寇的侵略,给湖南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其累累暴 行罄竹难书。

      湖南人民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

      湖南是支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兵站和粮站,八年全面抗战时,每年为前线输送的兵员与军需常居全国榜首。

      近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中国发表了一番讲话,其内容深邃,令全场陷入沉思,他所传达的信息丰富而震撼,即便是以谨慎著称的古特雷斯此次也直言不讳。

      他明确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实际上是东方大国以血肉之躯所支撑起来的。他在面对中外媒体时直言不讳,若非东方战场坚韧不拔的拖住日军,日本军国主义或许早已横扫整个亚太,盟军敢死队恐怕难以从容组织有效反攻。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不少西方国家代表都黯然低首。古特雷斯特别提及,中国长达14年的不屈不挠抵抗,使得日军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兵力和物资不断被消耗,这才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喘息。

      他言辞充满感情,对于那些在战火中坚守岗位的士兵,即便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却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支撑起了人类正义的一方天地。

      洪秀柱顶着压力赴京阅兵,一句“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容扭曲”掷地有声,守护的是两岸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三)告慰英魂。

      “山河已无恙,英魂请归乡。”秦皇岛广播电台金牌主持人、主任播音员:丽蕊动情的播报,令眼球关注。

      “九三”阅兵式上,最催泪的细节来了。

      谁说“1945”的车是空的,这明明是新中国承重最重的一辆车。

     回眸那辆标注“1945”的车,为什么全程空车行驶?为什么“2025”车队要特意变道超越,这背后的深意,让无数人瞬间破防。

      有人说,英雄一直都在这盛世,他们一定看得到!

      的确,这里饱含了最深情的安排,“1945”从英雄纪念碑启程,英魂从未离开,“2025”紧紧相随,新时代接续前行。返程时2025率先超越,这盛世如您所愿。

当镜头给到观礼台,老兵颤抖的军礼和盈眶的热泪,致敬英雄!致敬胜利!致敬和平!

      那一刻,他们在想什么?是想告诉牺牲的战友——弟兄们,我替你们看到了,这江山盛世,就是我们当年梦想的模样。

      这辆空车,其实坐满了英灵。它承载的是千千万万未曾回家的英雄,14年抗战的不屈脊梁,一个民族对先烈最崇高的敬意。

      为什么车牌是“1945”?因为那是胜利的年份,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黎明。

      这哪里是一辆空车,这分明是一座移动的丰碑。

      聚焦隔海观看电视“九三”阅兵的宋楚瑜,也难掩激昂感慨,“无人能再欺负我们中华民族”。

      80年前,中国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呀,现在,没有任何人再可以,随意的来欺负我们中华民族。这是我们共同的一个心声和愿景,还有天津召开的一个“上合会”。想想1860年,英法联军是打入天津的啊,然后打到北京,损烧圆明园,真是无限的感慨呀,无限的感慨。

      我们要好好的珍惜两岸得来不易的我们共同民族骄傲,大家一起共同的努力,再造中华文明的光辉和未来。

      洪秀柱在城楼上的身影,宋楚瑜那句“我们都是华夏子孙”的感慨,最终都将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滔滔江水之中。

      这股大势,任谁也挡不住。

三、未来瞩望

(一)使命比在肩。

      据“智慧领袖”播报,“九三”阅兵,千万别光喊好帅就结束了。有5个细节一定要看明白,并且讲给孩子,带孩子看懂大国仗义背后的精神密码。

      第一,看方阵的线。那不是走路,是纪律的雕塑。每一步75厘米,千人如一人,背后是汗水浸透的戎装,磨破的靴底,让孩子明白,极致的重复才是真正的实力。

      第二,看军人的眼。那眼神能穿透屏幕,直击人心,是边关风雪淬炼的锋芒,是寸土不让的赤胆忠心,告诉孩子,什么叫做目光所至,皆为华夏。

      第三,看装备的魂。从万国造到中国心,铁流滚滚背后是几代人的咬牙突破,带孩子查资料,东风速递歼击机跃升,让他们知道核心技术买不来,接力棒就在他们的手上。

      第四,看红旗的重。为什么百岁老兵敬礼时手在抖,那红旗裹过战友的身躯,插过无名高地。今天的盛世,是他们用一生写的回信,让孩子懂得和平不是天然存在,是有人终身捍卫。

      第五,看友谊的手。为什么多国旗帜在天安门飘扬,大国崛起不是独舞。是领跑,更是共建。带孩子认国家徽章,看世界地图,种下信念,中国担当,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奔赴。

      这场阅兵,是给孩子最燃的开学礼,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前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新一代使命比在肩。

(二)见证祖国繁荣复兴。

      “九三”阅兵,徒步方队走得地动山摇,装备方队看得人眼花缭乱,空中梯队更是呼啸而过,那种震撼,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尤其是空中梯队的规模和机型,都是史无前例的,很多被称作“新域新质战力”的宝贝疙瘩第一次公开亮相,这画面本身就充满了力量感。

      诚然,大多数人的目光,还是被那些“大国重器”给牢牢吸引了。

      且听,“朋友们,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这句话看得我热血沸腾,就连外国媒体现场都感动哭了。”硅基智能创始人司马华鹏如是说。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我特别希望中东也能实现和平,我也希望中东也能过上中国人一样的生活。”一位外国媒体记者对着镜头擦拭着泪花。

      且看,咱们这次亮相的装备东风—61,东风5C出来,毫不夸张的说,至少可以给这个地球带来未来十年的和平。最重要的是,那些反华势力肯定彻底吓死了。

      回眸2019年东风—41横空出世,短短6年时间,直接连跳两代。今天东风—61一出场就成为了全球目光的焦点,炸裂的是它的参数简直逆天,颠覆所有人的认知。

      它的超远程射程和高超音速特性,让现有防御系统基本拿它没办法,不仅能全方位覆盖,还能携带多个分导弹头。也就是说,一枚导弹就能同时锁定好几个重要目标。这款被誉为“洲际导弹之王”的武器,很有可能会彻底改写国际战略格局,向世界宣告中国国防科技的巅峰突破。

      东风—61的部署,不仅意味着中国具备了二次核打击的能力,更象征着对于潜在威胁的绝对压制。咱们的东风快递家族越来越强大,从近程、中程、远程到洲际导弹,咱们的东风系列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陆基、海基都能打。“核常兼备”,真正做到了一切威胁“全覆盖”,和东风—61一同亮相的东风5C,同样让人振奋,打击范围直接覆盖全球,和东风—61一起构成了咱们火箭军战略威慑力量的“双子星”。咱们中国和平崛起,再不受任何他国的核武器威胁。

      所以,今天看到东风—61、东风5C的时候,你可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热血沸腾,真的太震撼,太提气了。想想过去,咱们中国经历了多少苦难,被人欺负了多少年。但现在不一样了,咱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有了能和任何对手掰手腕的本事,这不仅是咱中国的底气,更是全人类和平的保障,大家必须要为我们强大的祖国点赞。

      理性看待,这股看得见的“硬实力”背后,是更深沉的“软实力”。

      且看,中国政府紧紧抓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具有高维智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效在暗物质、暗能量、量子技术和“深空”“深海”“深地”等领域进行探索,并取得实效。

      仁则通,通则变。大要与今异,天地以日新。

      正可谓“我之心力,能感人使与我同念”,“……使心力骤增万万倍”。

      这场阅兵,首先要告慰在那场几乎亡国灭种的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们;它要弘扬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对未来的瞩望。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舞台上,手持鲜花、麦穗的青少年朝气蓬勃。

     大屏幕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画卷徐徐铺展:大河奔流,江山如画,长桥飞架连通途,航天发射上云霄……合唱《我的祖国》将招待会气氛推向高潮。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漫卷的万里山河,初心换回了百年承诺……”

      伴着动人的歌声,有无尽的畅想,更有对未来的瞩望。

      这一刻,全世界都在倾听大党大国领袖、世界级领袖的深情寄语:“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都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眸10年前,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

      跨越10年,中国再次隆重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不变。

      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今日之中国,正阔步走向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主席坚定宣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体现了世界级领袖的视野和担当,塔方完全支持,愿同中方共同推动落实,使国际治理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真挚情谊,在交往交流中进一步深化。概括讲,一是强化历史记忆,二是加强政治互信,三是深化务实合作,四是升级双边关系,五是维护共同利益。

      在会见老挝领导人时,习主席强调,要以中老铁路运营和沿线开发为抓手,持续拓展“黄金大通道”辐射带动效应。

      金正恩表示,朝方赞赏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公正立场,愿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继续加强协调,维护好双方的共同和根本利益。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纪念日过去了,历史这面镜子则长久留在心底、始终召唤世人。

      铭记历史的时刻,注定会被历史所铭记。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新的历史!

      2025年9月8日综合整理 于星城清水塘

(作者:胡玉明,笔名“七溪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辑:,李顺萍